2007年5月3日星期四

又是“五·四”话青年

又是一度“五·四”,自然要说说青年这个话题。
中国青年,特别是文化青年,在推动历史进程方面曾经是很有作为的。“五·四”运动自不用说,日本侵略中国后,到处宣传抗日救亡,唤醒民众鼓动抗战的都是文化青年。他们有知识,有理想,有激情,有思想,关注国家命运,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,敢作为。即使是1949年以后的历史,也必然有重笔记载文化青年的作为。1967年的文化大革命,发动者首先依靠的是文化青年,尽管是被当作枪使去干了坏事,尽管后来兔死狗烹;1976年的“四·五”运动, 文化青年站在前沿摇旗呐喊,为粉碎“四人帮”奠定了基础,也为后来的民主运动启蒙;1985年和1989年的“学潮”,虽然有定性,但谁能否认他们的先导和推促作用呢?历史也是由后人来写定的,“四·五”运动当初不也定性严重!
历史行进到了二十一世纪,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提高了,但有些东西却非但没有提高,反而消减了、不见了。 现在的青年人,有知识,有追求,也有苦恼。就拿大学生来说,从小学起就被重重的学习负担压着,好容易挤进了大学门,又背负起考四六级、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,还要谈恋爱,即使毕业找到工作,要买房买车结婚养育后代,喘气的工夫都没有,哪还有激情和思想的份儿,更不要说关注国家命运了。我问过一些大学生,他们根本不看新闻不问时事,有时间休闲娱乐也是看球赛泡网吧听MP3。像美国攻打伊拉克、最近又可能要打伊朗这样的事儿,倒还有一些人关心,也就图个刺激。至于国内时政,大多认为与己无关。说起过去的大学生的激情作为,他们认为那是傻蛋,奋斗那么多年图啥,一出事儿,花那么多钱买的房给谁住呀?他们管这叫实在。看来,取消公房的确是个妙招,让你从名不副实的无产阶级变为无名有实的资产阶级,变成房奴,你还能有激情吗!毛泽东早就在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〉里讲透了。
2004年3月,日本要占我钓鱼岛,起来保钓的不是政府,也不是大学生,而是福建的七位平头百姓。3月24日,七子登岛树国旗立碑,连人都被日本自卫队扣了。当时上海曾有人游行抗议,其他地方风平浪静,就跟没发生一样。为此,5月4日,我作小诗一首,发发感慨。今天附在这里,算是结束语吧。
“五·四”随笔 (新声韵)
当年热血沸神州,振励激流几代遒。
底事熏风吹渐冷,保钓七子愿难酬。

没有评论: